‘A director is a kind of idea and taste machine; a movie is a series of creative and technical decisions, and it’s the director’s job to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as frequently as possible’
——Stanley Kubrick

在 Stanley Kubrick 完成大開眼界 “Eyes Wide Shut” 最終剪輯的第四天,他在 Hertfordshire 的家中去世。在近五十年內,一共製作了十三部電影,大部分的作品,影響著電影史與電影工作者們。每一個畫面映入眼前,都無可避免的掀起影迷心房的波瀾,無論是太空船伴隨藍色多瑙河,慢慢駛向黑暗中、或是 Jack Nicholson 拿著斧頭穿梭在長廊內、以及喝著牛奶,手持手杖,走在未來倫敦的反社會男主角,影迷對 Kubrick 的瘋狂一直沒有停止。

而逝世至今已二十年,位於倫敦 Kensington 的 The Design Museum 策辦了 “Stanley Kubrick: The Exhibition”,讓人們可以深入這位偉大的導演、偏執的藝術家、無懈的攝影師、用電影對抗體制的創作者。
透過遺物發現 Kubrick 異於常人的觀點

展覽的第一部份展示了 Kubrick 的遺物,包括生前的腳本、信件、攝影作品、收藏物等等,和Kubrick 拍攝的場勘照、他手寫的分鏡圖,以及用於某些作品的相機鏡頭,透過未經修改的手稿,我們可以發現鏡頭前的 Kubrick,在拍攝前更像一個不曾停止的發條,而這些私人的信件、照片也透露出 Kubrick 異於常人的觀點。

第二部分則是透過 Kubrick 電影中,重要的標誌場景,來解析創作源頭到完成,以及 Kubrick 在這些環節中扮演的角色,如何去影響這些微乎其微的細節,成就近乎可怕的完美。我們能夠看到 2001 太空漫遊( “2001: A Space Odyssey” )的飛行船、發條橘子(“A Clockwork Orange”)中的未來裝飾物、亂世兒女(“Barry Lyndon”)的軍隊服裝。在策展單位重現這些關鍵場景時,更發表許多與 Kubrick 的演員、編劇、製片人的訪問,說出他們對於與 Kubrick 合作的想法。


Kubrick and London 庫柏力克眼中的倫敦

倫敦與 Kubrick 一直有著微妙又緊密的關係,Kubrick 在英國拍攝一樹梨花壓海棠,便定居於英國,從此他的作品大多數是在英國完成,Kubrick 呈現了他眼中的「London」,是個過去、現代、未來並存的城市,我們很難想像金甲部隊(“Full Metal Jacket”)中美軍與越共交火的片段,是在倫敦東部的廢棄工廠拍攝,也很難想像設定在他家鄉曼哈頓的大開眼戒(“Eyes Wide Shut”),卻也是他在倫敦完成拍攝的,透過一張張 Kubrick 在前置時,拍攝的照片,你會發現在創造電影,也在創造他對世界的想像。

右下開始:亂世兒女、金甲部隊、大開眼戒。
Kubrick 之所以偉大,在於他對電影的掌握,他雕塑出他腦中的畫面,像個設計師一樣,那怕只是一秒24格的膠卷。The Design Museum 傳達了 Kubrick 對製作電影的獨特思想,你需要看完他所有的電影嗎?其實不用,這不是個電影回顧,更多的是對於「創造」、「設計」、「選擇」的展現。當時間再加速三十年,這個世界依然會對於 Kubrick 感到驚奇與崇拜,而他創造的世界,依然還會是 Kubrick 的電影世界。

Stanley Kubrick: The Exhibition 展出資訊
時間:26 Apr 2019 – 17 Sep 2019
地點:Design Museum, 224-238 Kensington High St, Kensington, London W8 6A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