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 Zach Chen ✕ 文字 Beryl Wu | 學習在倫敦
寂寞的模樣,倫敦留學生活的寂寞創作
寂寞是許多留學生必經的生活樣貌。以興奮之情踏入留學生活,卻面臨到語言隔閡與文化差異,好不容易縮小了這些差距後,又不禁懷疑,或許寂寞是倫敦這般大城市的本質,難以建立、維繫人與人之間的橋樑。儘管寂寞是許多留學生會經歷的階段,但通常大家會選擇迴避面對這樣的情緒。而平面設計師 Zach Chen 則將這樣的觀察,轉化為視覺作品,目前正在就讀皇家藝術學院 – 視覺傳達所的他,則在這一期與 Junction 合作推出了本次留學經驗的創作專題。
初來乍到,對於寂寞,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
Zach 回憶到剛抵達倫敦這個熱鬧、狂妄又充滿藝術氣息的城市時, 面對滿街新鮮的事物充滿新奇,展開新生活的未知讓人興奮不已。但是與此同時,挫折感也不斷襲來,不同文化的衝擊加上語言隔閡,英文非母語的他發現有時在課堂上,難以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吸收課堂資訊。就在某天搭地鐵時,他發現了一篇在 The Economist 上的專題文章,內容點出倫敦是歐洲最寂寞的首都。許多研究報告中也指出,移居來倫敦的人(Migrants)面臨到最大的難題之一便是心靈上的寂寞。
在這樣的契機之下,他開啟了對於寂寞的研究,並開始訪問同樣從別的國家移居到倫敦的人,共同探討大家在倫敦生活的寂寞。在他創作的 zine – ’Loneliness among Migrants in London’ 中,他也將這些感受視覺化,並請受訪者對寂寞做簡單的速寫,再根據這些速寫去詮釋出幾何圖像的平面視覺海報。

寂寞的狀態
延續同樣的研究方向,我們請 Zach 針對在倫敦的國際留學生去做延伸創作,而海報中的句子則擷取自受訪者的回答,對於他們而言,什麼才是最寂寞的狀態呢?

「寂寞時,身體或是心理蜷曲了。某一部份的我交織在一起,像打了結一樣,找不到解開的方法。」
— Adila Montijano

「在倫敦很長的一段日子,總覺得自己被荊棘圍繞,寸步難行、無法呼吸。」
— Jimmy

「寂寞時,就像將自我放置於無際的宇宙中。」
— Wei wei

「沒有理由的把自己鎖在房間,任由心靈掉落到悲觀的谷底。當我感到寂寞時,就像躺在一個空蕩的盒子裡,大概正在哭泣。打從內心明白應該走出這個盒子,內心卻又無法應付外界的世界。」
— Patricia Núñez Núñez

「中間的缺陷是自己寂寞的原因,但是可以透過沈澱與瞭解自己的情緒,而不去在意外界的影響。而那塊圓柱則是寂寞的解鎖。」
— Vince
寂寞是當代社會最大的課題之一,往往熱鬧的城市,是由一群孤單的身影組成;而擁擠的人群,更加彰顯原來自己依然形單影隻。但是這並不是少數,反而是許多異鄉人的共同心聲。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,也同樣是寂寞的異鄉人嗎?對你而言,寂寞又是怎樣的模樣呢?
▎設計師個人網站
BY CHEN DESIGN (Behance)
02視覺感的沈靜沈思 獨處 寂寞讓人靜下來 思考 檢討反省 回憶 思念 重新定位 自己的角色 和未來 是前進的動力 是讓自己更精進 的基礎 只有 在寂寞的時候 更容易靜下心來 思考過去現在未來 所以 能夠在 寂寞中 找到自信和自我 未嘗不是一件 好的事! 重新啟動人生 的 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