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,Covid-19 疫情趨緩,倫敦疫情限制鬆綁,整座城市看似漸漸復甦,藝術設計畢業生的畢業展也似乎能夠「回到正軌」。但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在求學過程中,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被壓縮在自己的居住空間裡,無法上實體課程,連創作都受到限制。這樣的他們,在疫情的啟發下會創作出什麼樣不同的作品,又會因為這樣獨特的經驗,對畢業後的規劃產生什麼樣的改變呢?
第二集我們邀請到兩位同為倫敦藝術大學的 LCC (倫敦傳媒學院)BA Graphic Media Design 的應屆畢業生 Homan 與 Wen,帶我們一窺這個科系的真面目。從平面媒體設計系學生的角度出發,討論學校的教學方式、作品構想的過程,也探討畢業作品對於他們的意義。它是該呈現幾年所學、為就業做準備,還是該成為出社會前最後一次天馬行空、放手一博的機會?
同時,在疫情時代下,藝術家們紛紛尋找將作品搬入虛擬世界的方式,但是對於藝術設計的學生來說,這樣到底是擴展還是侷限他們的藝術表達呢?
本集重點 Timecode
- 02:24 倫藝大的 LCC Graphic Media Design 平常都教些什麼?
- 07:40 倫藝大不同學院有什麼不同的畢展形式與制度?
- 16:40 人眼偵測靠 Coding?身為藝術生卻跨界寫出可以捕捉視線的程式!
- 28:19 要如何靠自己從零開始訓練屬於自己的 AI?蔡英文跟習大大的小孩長得像⋯⋯
- 38:18 作為亞裔學生,在英國如何融入與克服不敢開口講英文的困境?
- 41:52 史上最速男!畢業即就業!隨時做好準備,工作機會可能就在下個轉角!
受訪者作品簡介
▎Homan 畢業作品:
Visually Engaged
如果海報能與你的眼神互動,會發生什麼?當廣告看板具有眼球追蹤功能,或許能開發出更多不同互動與溝通的模式。
Visually Engaged 以互動科技為主題,探討戶外廣告的不同可能性。
→ 更多詳細作品資訊,請至 LCC GMD 畢業展官網 瀏覽
▎Wen 畢業作品:
The Ambiguity
The Ambiguity Newspaper 是一份 AI 人工智能自動運算所產出的報紙。
Wen 設計了一套能自動學習與產出圖像與文字的 AI 系統,邀請 11 位不同國籍的參與者與它互動,最後產出一份全機械撰寫的報導,探討台灣在國際政治下的處境。
→ 更多詳細作品資訊,請至 Wen 個人網站 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