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 是個奇妙的一年,因為 COVID19 的關係,原本平凡、正常的生活頓時有了許多改變。而台灣在這次的全球性災難中受到矚目,儘管不屬於 WHO 的一份子,卻因為過去 SARS 的經驗以及學習,使得政府在這次應變快速,再加上民眾的配合,而維持了非常低的確診病例。另一方面,身在倫敦的一群台灣人,則深刻的體會到英國政府的緩慢以及不負責任。
Read More
2020 是個奇妙的一年,因為 COVID19 的關係,原本平凡、正常的生活頓時有了許多改變。而台灣在這次的全球性災難中受到矚目,儘管不屬於 WHO 的一份子,卻因為過去 SARS 的經驗以及學習,使得政府在這次應變快速,再加上民眾的配合,而維持了非常低的確診病例。另一方面,身在倫敦的一群台灣人,則深刻的體會到英國政府的緩慢以及不負責任。
Read MoreJunction 的生活風格組在本期Issue 2 帶領讀者順著時間軸認識倫敦,從 1837-1901 的維多利亞時期,1950、60 年代的粗獷主義,來到當今的社會趨勢—素食文化的崛起。
現代人的飲食文化已經和從前大有不同,不難發現「吃素」漸漸成為近幾年的熱門關鍵字。Vegan 一詞其實源自英國,倫敦也理所當然成為世界上最素食友善的城市之一,從另一個角度看,台灣的吃素風潮也越來越興盛,不禁好奇東、西方的素食文化有哪些差異和相似之處。
Read More集結了創業家,實踐家,設計師,大學講師等多重身份,本期 Junction 職場觀察系列,直擊卓彥廷位在倫敦的工作室,訪問創業背後心路歷程。
多年來遊走在歐洲各大城市,並於 2018 年後發展個人品牌 – Yen Ting Cho Studio,透過自行研發的系統 MovISee 將人體的各種姿態轉化成數位列印的圖騰,進而以圍巾作為載體使捉摸不定的生命風景轉化為可以言喻的圖案,廣獲世界各大知名美術館如:舊金山 MOMA 紐約 MAD, 聖彼得堡 Bulthaup Design Gallery, 達拉斯 Nasher Sculpture Center 青睞。將成長一路以來的經歷和所見,全數匯集後精煉成品牌的養分,執著也好、自我要求也罷,卓彥廷的一舉一動都說明了他的不凡與不甘於平凡。
Read More在 Session 2 聽完大家各自分享完田野調查後,最終的任務則是要使用這些物件來進行創意發想,不限媒材與方式並跳出該物件原本的使用脈絡,製作出再設計的日常用品。 來看看大家在 Session 3 時所提出的各式創意提案吧!
Read More在 Session 1 的尾聲,亮融給大家一個小任務:邀請大家仔細地去觀察生活週遭的細節,拍攝一系列的田野調查照片來和大家分享那些平凡但有意思的發現。
Read More為配合本期主題 Junction Issue 02「不一樣也一樣 Extraordinary but Ordinary」,Junction 團隊非常榮幸邀請到來自 The Misused 誤用論的陳亮融,帶領本期的工作坊《誤用五金田野調查》。由於新冠肺炎疫情,原訂三月於倫敦舉行的工作坊被迫延期。但在一個月的團隊討論與激盪下,我們將工作坊分為三期,以線上課程的方式,廣邀世界各地的讀者一起參與。
Read More寂寞的模樣,倫敦留學生活的寂寞創作
寂寞是許多留學生必經的生活樣貌。以興奮之情踏入留學生活,卻面臨到語言隔閡與文化差異,好不容易縮小了這些差距後,又不禁懷疑,或許寂寞是倫敦這般大城市的本質,難以建立、維繫人與人之間的橋樑。儘管寂寞是許多留學生會經歷的階段,但通常大家會選擇迴避面對這樣的情緒。而平面設計師 Zach Chen 則將這樣的觀察,轉化為視覺作品,在這一期與 Junction 合作推出了本次留學經驗的創作專題。
Read More攝影 Daniel Chen ✕ 文字 Te-Chen Lu | 建築在倫敦
如果你是個成天走逛倫敦街頭的設計人,手裡可能會有張 “Brutalist London Map”。鮮明的紅色在泰晤士河兩岸的灰階底圖上劃定出某類建築群體,即便用色恰與事實相違。沒有地圖也無妨,試想這樣的情景:
一早,從略顯老舊的大學宿舍或社會住宅的租屋處醒來,去上課;課後到布倫威克中心(The Brunswick Centre)買點東西,到地下的寇松影院(Curzon)看場紀實電影;又或者,到巴比肯中心(Barbican Centre)觀賞一齣舞劇。夜深了,同外國友人拾級而上,在研究院酒吧(Institute Bar)的露台來杯平價啤酒(只喝酒,不吃飯)。
Read MoreTe-Chen Lu | 建築在倫敦
受存在主義與結構主義的思潮影響,揉合原生藝術(art brut)反美學的觀念,他們試圖從社會人類學的視野探求都市改革的可能性。「『新粗獷主義』希望面對大量生產的社會,並在強大與混雜之中,找尋一種『粗糙』的詩意美學。」這樣的出發點體現在1953年的展覽 “Parallel of Life and Art”。現場展示一幅幅無以名狀的,搜羅自考古人類學與生物學領域的現成物攝影集成,並以帶有粗顆粒的黑白底片表現。原來,在戰爭過後的荒蕪景色裡,一線生機仍存,且蠢蠢欲動。
Read MoreDaniel Chen | 建築在倫敦
粗獷的質地、灰階的混泥土、強烈的幾何稜角,是融合在倫敦城市喬治亞式、維多利亞式建築中的另一個生活街景。眼角餘光,你總會在下一個轉角,或者抬頭就能望見那超現實卻又具體不過的強烈的形象,是一個時代的表象,是粗獷主義建築(Brutalist Architecture)。
Read More